科技禪林 心隨境轉(續25)


2012/06/27

從練習生到IBM大中華區總裁,錢大群準備了30年,從薪水全公司最低的練習生做起,錢大群捉緊每個學習的機會,用寬大的胸襟與道德,一步一腳印的坐上IBM大中華區總裁的位置,在這人才輩出的年代,他是如何辦到的?遠見雜誌記者徐仁全  訪問了錢大群總裁,全文刊載於遠見200710月號雜誌焦點人物(P.80~P.88)

20072月,IBM公司宣布錢大群出任IBM大中華區總裁一職後,引起台灣與中國大陸資訊業熱烈地討論,因為這位當年進入IBM只拿到練習生職務的錢大群,16年後竟然接任IBM台灣區總經理,再14年後,再被升任為IBM大中華區總裁。一串串的驚歎聲發生在他身上,大家更好奇的是,他如何辦到的?

20079月初,他返回台灣,除瞭解台灣IBM業務外,更接受遠見雜誌獨家專訪,述說就任半年來的心得,以及在IBM30年來的心路歷程。媒體詢問錢大群過去半年來接任大中華區總裁的業績表現,他很開心地說,「業績雖不方便公布,但這份成績單值得我們用相框把它裱起來」,足見他自己對上任後的表現非常滿意,也間接向外界證明他的實力。

錢大群離開大中華區已有5年的時間,中間轉赴新加坡出任IBM東南亞暨南亞總經理,歷經南亞大海嘯,也看到印度市場的快速崛起。因此中國媒體對他接任總裁一職有些驚訝,紛紛探詢這號人物是從那裡冒出的?錢大群2007年上任後,只舉行過一次公開記者會,後來就密集走訪IBM各地 26處分公司,除與員工面對面溝通闡述理念外,也瞭解各地客戶需求。他說,他把精力主要花在兩個方面,第1是怎樣把IBM跟大中華區的經濟發展結合得更好。在中國大陸成長的時侯,IBM能成為其中強而有力的合作伙伴。

目前,IBM30台大主機,替換了中國各地區資料中心使用的3900台伺服器,透過這樣的轉換,能節省下法國巴黎一年的用電量。這是IBM硬體提供外的附加價值所在,此外,更能增加服務效能。其次,要花時間在人力資源的培養上,在人才培養過程中,更要注重如何去建立符合道德標準的規範,這也是工作重點。直到最近,他返台洽公,在短短不到三天的時間內,除了要與家人團聚外,其他時間早就被台灣IBM訂滿了。為了讓各單位都能「申請」到總裁,台灣IBM事先就通知各單位開出「需要錢大群出馬的」申請單,包括拜訪客戶,官員或公關等包羅萬象。經過篩選後,排出時程表,讓錢大群在這三天內「按表操課」充分運用。

與錢大群共事過的現任台灣IBM總經理董至祥說,錢大群最令他敬佩的就是「重視細節」。在20075月份錢大群回台主持一場研討會時,他親自準備簡報,且對每個文字都仔細推敲,有時追究根底到一字一句,讓部屬感受到他的重視程度。一位參與安排的IBM台灣員工私下透露,錢大群常常會問幕僚,「這次會議,你想達到的目的是什麼?」「除了這種方式外,你認為有更好的方法嗎?」當然,部屬壓力不小,但他也能感受到老闆要他們不要「瞎忙」的用心,時時要清楚做這件事情的重點是什麼?如何才能做得更有效率?除了重視細節,錢大群也重視「擴大價值」。即使是訪談敘舊,也不只是隨便聊聊而已,一定會充分運用訪談的機會,把「附加價值」發揮到最大,才不致浪費時間,或流於閒聊而已。

擴大價值與重視細節是錢大群在IBM工作的原則,其實這些原則早在他擔任總裁之前,就已開始培養訓練了。錢大群在